【韩国船企&德国巨头开发美国造船技术】根据HD现代与西门子近期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通过提升设计质量、降低生产风险、增强品质保障及优化成本控制,全面增强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此次合作将通过推进船舶设计的数字化、自动化船体分段装配与安装流程,以及运用数据驱动解决方案优化生产、质量和流程管理,推动造船业逐步实现技术创新。除技术合作外,HD现代与西门子还将联合开发专业培训项目,培养造船领域技术人才。HD现代计划向西门子遍布全美的30余家培训机构派遣讲师,开展以实践为导向的现场教学。基于与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的既有学术合作,HD现代还计划开发工程学、数字设计及流程自动化领域的专项课程体系。(龙de船人)
【阿联酋AD Ports拟合建当地首个私营LNG终端】近期,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务集团(AD Ports)与尼美克斯码头公司签署了两项长期协议,在哈利法港合作开发建设阿联酋首个私营的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终端枢纽。基于两座枢纽在未来50年内将产生的多重收益,该协议总价值逾300亿迪拉姆(约合80亿美元)。根据协议,哈利法港将借此次投资配备为船舶供应LNG和LPG燃料所需的基础设施,这两种低碳燃料正是全球海运业增长最为迅猛的替代能源。该项目将助力实现阿联酋2050净零排放战略。该项目总投资约39亿迪拉姆(约合10.54亿美元),将分五年逐步投入。根据协议,阿布扎比港口集团将承担最高13亿迪拉姆(约合3.54亿美元)的投资,用于疏浚、码头开发等核心基础设施;而尼美克斯码头则将投资最高26亿迪拉姆(约合7亿美元),用于建设储罐、再气化设施及管道系统等地上建筑。LNG终端占地13万平方米,配备总容量40万立方米的低温储存设施。液化石油气设施占地9万平方米,最终将提供总计28万立方米的储存容量。两座终端将作为进出口及中转枢纽,主要满足亚洲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此项目将分阶段推进:液化天然气终端将于2028年中期投运,2031年实现稳定运营;液化石油气终端将于2033年达到稳定运营状态。(中华航运网)
【混合氢柴油发动机改装技术取得新突破】Newlight近日宣布,其用于二冲程及四冲程主机的氢改装装置已成功通过工厂验收测试(FAT)。该系统能够将二冲程和四冲程船用柴油机改造为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碳排放。目前,Newlight在与Lomarlabs、Lomar及AURELIA通力合作下,已完成商用船舶改装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接口配置、布局优化及船级社规范认证。Newlight的氢改装装置能够让船用发动机采用氢气与柴油的混合燃料运行。改套件可直接安装在现有设备上,无需更换整机,实现高效碳减排。该改装套件的设计和建造遵循《国际气体燃料船舶安全规则》(IGF规范),且通过了RINA关于氢燃料船舶的船级规则验证。Newlight分别在码头和远海的两项测试中验证了系统性能。结果显示,在实际海况、负载波动(最高至全开放水域航行)的条件下,系统仍能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与更低的排放,同时确保对发动机的稳定控制。此外,还验证了氢混合燃料喷射正时的精准性、负载跟踪的稳定性、热/排放监测的连续性,以及传统燃料与氢气之间的无缝即时切换功能——该切换可确保发动机平稳运行,无停机时间。Newlight的氢改装技术能够高度匹配船东需求,并为船舶改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相较于新造新能源船舶的高成本与长周期,在现役发动机上实施氢混合燃料的改造方案,成本更低、周期更短,不仅延长了船舶资产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动力系统整体更换。同时,还能在氢燃料供应链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立即实现燃油节约与效率提升,规避了纯氢燃料带来的高成本、高储运风险,但又保留了零碳减排的优势。(海事早知道)
【韩国造船新里程碑!国产液货舱首次应用于商船】近日,三星重工宣布,与大韩海运(KLC)LNG公司合作,在本月初成功交付了搭载其自主开发的“KC-2C”液货舱的7500立方米LNG运输船,并成功完成了从统营到济州涯月LNG基站的首航。“KC-2C”是三星重工以LNG液货舱技术的国产化为目标独立开发的韩国型LNG液货舱。与现有的液货舱相比,“KC-2C”改进了二次防护墙结构和施工方式,提高了气密性和安全性,隔热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三星重工生产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斗真表示,激光高速焊接机器人将成为在LNG船的核心工程——液货舱制作方面保持压倒性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今后,还计划将其扩大应用到超低温液氢运输船的液货舱。LNG船的关键核心设备在于存储货舱,内部构造十分复杂,进入的门槛很高,其技术难点有二:首先,须将天然气液化、压缩到原体积的1/600,以便于存储和长途海运;其次,须保持舱内温度在零下163摄氏度以下,维持天然气液体状态。除耐超低温的性能外,还要最大化降低LNG蒸发率(BOR),增强舱壁的耐冲撞性能等。韩国业界表示,如果使用“KC-2”技术的LNG船能够稳定地实现商业运行,将有望使韩国造船业节省相当一部分向GTT公司支出的专利使用费。(国际船舶网)
【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发布】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从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拓展绿色低碳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营造绿色贸易发展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健全绿色贸易支撑保障体系四方面提出要求。《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物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外贸大宗货物和集装箱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支持航运企业构建绿色低碳体系,推动船舶设计、建造、运营等全过程绿色化。推动使用可再生合成燃料等清洁能源的运输车辆、船舶投入外贸货物运输。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国产生物柴油和船用燃料油混兑调和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生物柴油、绿醇、绿氨等加注业务。(上海航运交易所)